若谷冰川歷險記
張文敬
2019年03月29日
上世紀的1970年代,我和我的同行朋友有幸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最大型科學考察——青藏高原自然資源綜合科學考察(簡稱青藏科學考察,考察隊簡稱青藏隊)。 1975年初夏時節(jié),當我們完成了對藏南浪卡子縣境內的搶勇冰川觀測布點任務后,隨后便馬不停蹄地轉戰(zhàn)藏東南的波密縣易貢流域上游的若谷冰川進行為期近五十天的定點科學考察。 在易貢湖西北端一個工布藏族人聚居的村寨處,我們棄車步行,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我們朝著念青唐古拉山深處,穿行在潮濕封閉的原始密林中,一路上都可以聽到漫漫林濤的涌動聲,山溪瀑布的飛濺聲和飛鼠、獼猴們在林間翻越跳躍的嬉戲聲。林間很潮濕,伸手一抓仿佛就能捏出一把水來;在長滿蕨類的山道上,腐木橫陳,亂石嶙峋,厚厚的苔蘚翠綠可人,可是一不小心踩上去,輕則一個趔趄,重的就會人仰馬翻! 過了一個叫歐龍橋的地方不久,我們爬上一道斜坡,只見斜坡的盡頭串升起一陣陣白色的云霧,那是從若谷冰川懸谷飛流而下的千米瀑布砸落到谷底后濺起的水霧,迸裂的霧滴飄灑到嘴唇里,涼涼的甜甜的,飄灑到脖子里滲滲的冰冰的;不過大家此刻無心欣賞這千米飛瀑的瑰麗和壯觀,關心的卻是下一步路在何方?前面是斷巖,右邊是高山絕壁,左手是萬丈懸崖,難道向導帶錯了路? “邦不拉(藏語:干部或領導的意思)別著急,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看見路了。”我們小心翼翼的往前探了探,透過茫茫霧氣,果然見到有一條用山藤和竹篾捆扎而成的木橋斷斷續(xù)續(xù)架起來的“棧道”,支撐和連接那棧道的是峭壁上偶爾突出的幾處巖臂,吼聲如雷的瀑布從棧道的上方越空而下,濺起的水霧又從棧道下方的深谷凌空而起,將忽忽閃閃的棧橋浸潤得又濕又滑。 能過嗎?人如果能過,那些馬能過嗎?可是這都難不倒易貢農場派出的向導和民工們。他們首先一一照顧著我們慢慢地度過那令我終身難忘的“若谷天險”,然后將馬匹們蒙上眼睛,一匹一匹地牽到我們已經到達的“天險”另一岸的高平臺上,然后又返回去將包括我們考察隊員負重和馬匹馱載的留在那一邊所有裝備行李完好無損的背運過來;看到樸實憨厚的藏族同胞們那任勞任怨的精神,大家頓時覺得眼下的棧道變得不是“天險”了,而是一道通向冰雪王國的景觀大道,或者這實在是當地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們用他們那美好心靈繪制而成的七色靚麗的彩虹! 過了這道天險之路,天色也慢慢地暗了下來,我們就在一個長滿“通麥櫟”和“墨脫青岡”的樹林中野營?!澳撉鄬睒湫未T大,樹冠覆蓋直徑寬達二、三十米,晚上大雨滂沱,可是我們的營地卻干燥如晴天,第二天起床一看,昨夜的篝火還冒著縷縷青煙呢。